大部分媽媽都明白,自己暴躁、易怒、沒有耐心等,經常對孩子發火,會給孩子心理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。但是,大多數媽媽暴躁的原因,老實說跟孩子聽不聽話一點關係都沒有。所有問題的根源,都在於生活品質與自我心態。

心理學上有一個「踢貓效應」,也稱為踢狗效應。描述在組織或是家庭中,位階較高的人可能會藉由責罰位階較低的人,來轉移其挫折或不滿;而位階較低的人也會以類似的方式將挫折發洩給位階更低的人,因此產生連鎖反應。例如:爸爸在公司被老闆責罵,回家後罵小孩,小孩不開心,於是去踢貓。

於是,就形成惡性循環,最弱小的群體,也是受氣最多的群體。當媽媽不停對孩子發火,而可憐的孩子就是那一隻遭受無妄之災的貓。媽媽們到底該怎麼辦呢?試試看以下幾種方法,希望對你們有幫助!


圖片來源|pexels

 

第一步:分析原因

當自己極度暴躁時,其實多少知道為什麼,差別在於不能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,就把火氣擴散到家人身上,弱小、沒有能力反抗的孩子,常常成為最直接的受害者。

《你可以這麼做》

夜深人靜時,面對內心並且仔細分析自己暴躁的原因。帶孩子確實很累、很辛苦,加上有時候會遇到和其他家人的大小矛盾衝突,更容易受到情緒問題的困擾。只是孩子的不聽話,變成發脾氣的導火線。所以,為了避免場面失控,應該要找到不開心的根源,正面解決它,而不是不停地遷怒孩子。


圖片來源|pexels

 

第二步:控制脾氣

媽媽累了,就以「孩子不聽話」為由,把氣出在他們身上;爸爸工作壓力大,也會因為「孩子不乖」,然後對他們大吼大叫。

《你可以這麼做》

大家要記住「不遷怒孩子,是育兒的準則。」當我們控制不住想對孩子發脾氣時,不妨暫停一秒鐘,問問自己「我是不是在遷怒?」「惹我生氣的是不是孩子?」,讓自己冷靜處理,可以避免之後的戰爭。或是即將失控時,先離開現場,讓自己冷靜情緒,別不分青紅皂白地向孩子爆發。因為憤怒一旦發洩出來,只會讓情緒越來越激烈,也讓事態越來越惡化。原本可能只是一件芝麻小事,卻演變成孩子和大人之間的災難。


圖片來源|pexels

 

第三步:面對現實

每一個情緒不穩定的媽媽,其實都面臨著讓人困擾的現實問題。例如:夫妻關係不佳;婆媳關係危及;姑嫂關係冰冷,或是家有二寶,但是老公完全不管孩子,根本是「喪偶式育兒」等。如果這些問題持續存在,讓自己成為暴躁易怒的絕望媽媽,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嗎?

《你可以這麼做》

別再說「生活就是這樣,我也改變不了。」如果你不努力尋求改變,就只能等著被這些煩惱欺凌得體無完膚,讓孩子成為其中的犧牲品。要知道抱怨沒有用,生活需要共同經營。不妨花點時間,一個一個解決現實問題。如果是婆媳、姑嫂等問題,可以參考這句俗語:「眼不見心不煩」當生活中保持距離,問題就會少很多;如果是夫妻關係,那麼兩個人一定要靜下心來,想想看要怎麼經營感情。一直擺爛不處理,婚姻生活中的垃圾就會越積越多,最後誰也無法忍受!想要維持良好夫妻關係的品質,在婚後(尤其有孩子),更要好好維護兩個人的感情世界。


圖片來源|pexels

 

第四步:心靈成長

有些媽媽在孩子出生之後,就不再尋求心智方面的成長。於是,開始不會處理情緒問題,面對孩子極度缺乏耐心。

《你可以這麼做》

第一個成長:學會表達感受

媽媽也要學會正面表達自己的感受,不只是在育兒階段,整個生活中都應該如此。例如:感到疲憊,那麼就可以告訴家人「我累了,需要休息。」情緒不穩定,可以告訴老公:「我現在情緒不穩定,需要一個人冷靜。」試著把自己的情緒正面表達給對方,可以避免發脾氣、無理取鬧等失控狀況。

第二個成長:學會理性溝通

生活中有許多問題,都來自糟糕的溝通方式,尤其是夫妻之間。有人用抱怨、吵架代替溝通;有人用生氣、冷戰代替溝通,而這些都會影響夫妻關係。不妨學習使用「非暴力溝通」從:觀察(清楚客觀陳述事實)▸感受(區分感受和想法)▸需要(這樣的感受源自於什麼需要)▸請求(提出具體明確的請求)理性冷靜都可以幫助自己釐清問題及原因。


圖片來源|pexels

 

總而言之,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,別讓孩子成為大人的出氣筒,這樣家庭才會和諧快樂!

 

【本篇文章Oh my mom 編輯整理撰寫,非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】

 

|Oh my mom!我的媽呀!誠徵駐站作家|
如果您也喜歡寫作,也擅長用文字感動人心。不管是育兒新知、親子教育、婚姻愛情等,都歡迎來信投稿。文章將會由編輯部潤飾後,刊登在 Oh my mom!我的媽呀!粉絲專頁。期待您加入駐站作家的行列!有興趣歡迎聯絡我們>> 點我投稿

Oh my mom編輯部
Author Details

Oh my mom!是一個提供親子新知、育兒常識、趣味影音、生活科普、好物推薦…之綜合型網站,一站式解決身為母親,所遇到的各式各樣疑難雜症,並為忙碌生活注入歡笑元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