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家葉聖陶說「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。」因此,拉開孩子差距的,往往不是智商,而是從小養成的各種習慣。一個好習慣能成就孩子,一個壞習慣則能傷害孩子。每個爸媽都會希望孩子們,可以養成這5個好習慣,並受益其一生。

圖片來源|pexels
1、學習整理
將玩過的玩具放回原位,學習整理自己的書包、書桌和房間等。整理可以鍛煉孩子的觀察能力,並且培養孩子的專注度和秩序力,還能潛意識影響孩子整理內心的垃圾情緒。
2、培養閱讀
現在的教育改革,對於語文的重視度不斷提高。培養自己的語感,提高自己的素質。有人說愛讀書的孩子,他的思想更為豐富、成熟,不容易陷入偏見和固執,而且孩子的人格也更加獨立,有自己的見解不盲從。
3、遵守時間
一個人能遵守時間,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個人有責任心、自律等品質。守時讓孩子容易獲得他人信任,讓別人感覺可靠、值得信賴。
4、熱愛運動
身體是革命的本錢,只有好的體魄才能更好地去學習。而且運動能夠使自己放鬆,鍛煉孩子的思維、耐力等等。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曾說「運動中產生的對我們至關重要的東西,肉眼無法看到,但心靈可以感覺到。」養成運動的好習慣,也漸漸決定孩子的性格。
5、懂得尊重
要想別人尊重你,要學會尊重別人。尊重生命是心理健康的一個條件。不懂得尊重的孩子,即使成績再優秀,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。

圖片來源|pexels
【本篇文章Oh my mom 編輯整理撰寫,非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