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人都會遇到「死亡」的議題,不管是關於動物或親人,都是無法避免的現實。然而,許多爸媽都認為孩子還小,不應該這麼早就接觸這一類的敏感話題,甚至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,深怕傷害幼小的心靈。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對於「死亡 」有正確的認知以及健康的心態呢?


圖片來源|pexels

 

▸成長過程會影響孩子對死亡的概念

當人們提到「死」這件事時,大多是依照自己身邊曾有過的經驗、新聞、信仰或感覺加以討論。有人覺得「死」是孤獨、神秘、可怕、讓人感傷,對於容易引發負面情緒的事,有忌諱能不提就盡量避免;而有人覺得死亡只是回歸自然,或是生命旅程到了另一個階段。不同說法會讓孩子產生不同的想像,間接影響孩子對「死亡」的看法。但是,其實孩子很早就有「死亡概念」,只是不清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。畢竟從小看到動物、昆蟲死亡,成長過程中的經歷,甚至故事書中也會讀到。他們知道這是生命的一部分,只是不了解緣由。「死亡概念」的形成會隨著兒童發展階段和成長經驗(包括:環境、種族、信仰、文化背景等)有所影響與改變。因此,面對生命的過程中,父母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。


圖片來源|pexels

 

▸不同發展階段的死亡概念都不一樣

學齡前的孩子

這個階段的孩子受到卡通或故事書影響,認為生命會卡通人物一樣再度復活,覺得死亡是可逆的、暫時的、而且和自己沒關係。

 

5~9歲的孩子

此時的孩子已經開始知道死亡就是生命的結束,而且所有生命都會有結束的一天,但依舊認為死亡和自己沒有太大關聯,甚至覺得只要想辦法,人就可以避免死亡,有些小孩會將死亡擬人化,例如:小天使的存在。

 

9歲~青春期的孩子

此時孩子已經完全明白死亡是不可逆的,所有生命都會結束,自己也不例外。於是對死亡開始感到害怕、擔憂,有一部分孩子會開始探索生命的意義,藉此認識人生和死亡的關聯。


圖片來源|pexels

 

▸以開放的心態和孩子討論「死亡」

通常大部分的人遇到死亡,都會認為避開這些話題能讓心情好一點。但是,這麼做只會讓一切無法溝通,加上孩子是敏銳的觀察家,會從大人的表情和情緒學到相同的處理方式,並且認為這是不能討論的話題。因此,孩子解讀到的訊息是「如果爸媽覺得這種事不能講,那代表這是很不好的事,我最好也一個字都別提」。或許,家長們認為這麼做是在保護孩子,實際上只會讓他們對死亡感到無知、害怕,甚至不敢表達自身感覺。如果大人能夠以開放的心態和孩子討論,鼓勵他們說出對死亡的看法或疑惑,提供所需的認識而不是把它當成禁忌絕口不提,都能幫助孩子對於死亡有較正向的觀念。以下6點專家建議可以這麼做:

☑ 聆聽孩子的感受,接受他們的想法

☑ 唯有話題不設限,才能真正敞開心胸討論

☑ 試著以簡單、符合小孩年齡的話語回答問題,讓他們容易明白

☑ 如果發覺孩子已經準備好談論這個話題,父母可以找時機進行機會教育

☑ 千萬別告訴孩子「你年紀太小、不懂、別問太多」,這會讓他們退縮,無法勇於討論


圖片來源|pexels

 

▸不知怎麼回答?那就一起找答案!

當孩子提問時,父母一定會遇到「我也不清楚」或「我也不知道」的情況,但在孩子的世界裡,他們認為「爸媽什麼都知道」。於是,父母只要發現不知如何回答問題時,便會開始難受、沮喪、逃避或生氣,甚至胡亂編出謊話。可是,與其逃避或編謊言,不如誠實告訴孩子:「雖然我也不清楚,但我相信是…」,畢竟不是所有問題都會有答案,父母真誠的回答能讓孩子明白,雖然爸媽不是每件事都知道,卻願意和我討論。此外,這些說法也能間接引導孩子接受不同的信仰和觀點,讓孩子有機會選擇自己對於死亡的看法。(延伸閱讀:當孩子問「如果我們遲早會死,為什麼還要活著?」你會怎麼回答?

 

【本篇文章Oh my mom 編輯整理撰寫,非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】

 

|Oh my mom!我的媽呀!誠徵駐站作家|
如果您也喜歡寫作,也擅長用文字感動人心。不管是育兒新知、親子教育、婚姻愛情等,都歡迎來信投稿。文章將會由編輯部潤飾後,刊登在 Oh my mom!我的媽呀!粉絲專頁。期待您加入駐站作家的行列!有興趣歡迎聯絡我們>> 點我投稿

Oh my mom編輯部
Author Details

Oh my mom!是一個提供親子新知、育兒常識、趣味影音、生活科普、好物推薦…之綜合型網站,一站式解決身為母親,所遇到的各式各樣疑難雜症,並為忙碌生活注入歡笑元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