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禮貌」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,必須從模仿爸媽跟其他人互動的行為來學習。對於已經開始與人互動的孩子,該如何教育他們哪一些禮貌的行為呢?絕對是爸媽遇到棘手的問題!孩子容易從行為中學習,爸媽就是最早開始學習的對象。

我們都知道「孩子是父母的鏡子」假如爸媽的相處是大吼大叫,那麼孩子跟他人相處也會大吼大叫,因為他們無形中就已經模仿了。因此,孩子在公共場合的表現,更顯得重要。根據國外育兒論壇,上方有需多媽媽們在討論,針對學齡前(5歲以下)的孩子,應該要有五種禮貌行為是他們可以做到的,一起來看看!


圖片來源|pexels

 

1、任何時候說不好意思

不論是課堂上詢問問題,或是打個噴嚏,只要是打擾到別人任何一點空間和時間,都必須感到抱歉。

 

2、隨時把「請」掛嘴邊

當孩子想要什麼的時候,就是教他們說「請」的好時機。當然,如果爸媽希望他們做什麼事時,也記得要說「請」,孩子才會保持相同習慣。

 

3、不論何時都心存感激

當我們從對方獲得什麼時,可能是物質或是他人表現出善意時,都應該教育孩子心存感激,並向對方說聲謝謝!


圖片來源|pexels

 

4、公眾場合懂得守規矩

當孩子的語言能力愈來愈成熟時,孩子就要能明白與理解,在公眾場合丟東西或大聲喧嘩是不禮貌的行為。爸媽可以在抵達場合前,先跟孩子預告以及練習稍後的狀況,如果表現適當可以給一些小獎勵。另外,年紀越小待在公眾場合的時間就必須縮短,在不適當的年齡要求孩子做更成熟的行為,只會讓雙方感到疲憊,如果無法配合,也就造成其他人的尷尬場面。

 

5、禮貌地引起他人注意

學齡前的孩子,特別喜歡大人「馬上」「現在」就要將注意力轉移到他們身上,所以就會直接中斷大人們的談話。這時候,家長可以教他們先說「不好意思」或「打擾一下」。或者可以教孩子,想要在大人講話中表達什麼時,先將手放在大人的手臂上,讓父母知道原來你們也有話要說。


圖片來源|pexels

 

針對學齡前兒童而言,除了基本禮儀之外,爸媽可以開始建立孩子多為他人著想的觀念,以及培養關心別人的友好行為。提早教育孩子如何保持禮貌的態度,讓他們知道這些禮儀是生活中非常基本的行為表現。同時,我們沒有立場評斷其他家庭的行為,但是我們有責任幫孩子做好選擇啊!

 

【本篇文章Oh my mom 編輯整理撰寫,非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】

 

|Oh my mom!我的媽呀!誠徵駐站作家|
如果您也喜歡寫作,也擅長用文字感動人心。不管是育兒新知、親子教育、婚姻愛情等,都歡迎來信投稿。文章將會由編輯部潤飾後,刊登在 Oh my mom!我的媽呀!粉絲專頁。期待您加入駐站作家的行列!有興趣歡迎聯絡我們>> 點我投稿

Oh my mom編輯部
Author Details

Oh my mom!是一個提供親子新知、育兒常識、趣味影音、生活科普、好物推薦…之綜合型網站,一站式解決身為母親,所遇到的各式各樣疑難雜症,並為忙碌生活注入歡笑元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