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與父母同床過渡到睡自己的小床,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變化,對父母來說則可能是一個令人煩惱的過程。專家認為,在這個過程中,「耐心」是最重要的!儘管有爭議,但在多數的家庭中,剛出生的嬰兒與母親同床共眠幾乎是常態。到底什麼時候應該開始訓練孩子自己睡呢?美國《爸爸經》雜誌調查發現,大部分的家長認為,當孩子開始學步時,就可以試著教他們自己睡了。


圖片來源|pexels

 

但是,對孩子而言,結束與爸媽同床是很痛苦的事。他們已經習慣爸媽的溫暖,以及一醒來有爸媽在身邊的安全感。對這些孩子來說,要讓他們聽完床邊故事就乖乖睡覺相當困難。因此,家長需要做一些額外的工作,來訓練孩子自己睡!一起來看看吧~

 

步驟1▸ 讓孩子從頭參與準備自已的房間

兒童心理學家蘿珊娜.勒薩克(Roseanne Lesack)醫師建議:「讓孩子全程參與布置自己房間的過程,一起討論買小床放在房間的哪個角落,裡面要擺放什麼物品等。」家長應該跟孩子解釋清楚,「有自己的房間」是什麼意思,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床、寢具、以及任何能幫助安撫自己的東西。然後,開始真正訓練讓孩子試著睡在自己的小床上。這個過程會很長,一定要按部就班慢慢來,才不會破壞孩子對父母的信任。


圖片來源|pexels

 

步驟2▸ 漸進式改變睡前陪伴的習慣

第一個晚上,在完成刷牙洗臉、床邊故事等睡前儀式後,父母當中應該要有一人坐在床邊陪伴孩子,直到他們熟睡再離開房間。即使有爸媽在旁邊陪著,第一個晚上還是很難熬。等他們漸漸習慣以後,爸媽再慢慢地移離床邊、移向房門口,一開始可以先坐在門口陪伴到熟睡。值得注意的重點是一次只移動一點點,讓孩子循序漸進地習慣。勒薩克醫師說:「有10萬種方法可以把這個步驟分成小步驟,基於孩子的需求和家庭的習慣,試著採取最適合彼此的方式。」


圖片來源|pexels

 

步驟3▸ 完成睡前儀式立刻離開

勒薩克醫師指出,「至少要有連續3個晚上成功,才能進行下一步。成功表示孩子沒有鬧情緒、沒有哭,在正常時間內睡著。但是,還是要隨時觀察孩子的狀況!如果他不開心就不能進行下一步。」然而,最後一步即是在睡前儀式完成後,立刻離開房間,完全放手讓他們自行入睡。如果孩子不能接受,父母可以留下來陪伴一小段時間再離開,之後每隔一段時間就看一下,直到孩子熟睡。


圖片來源|pexels

 

真正開始實施就會發現,或許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輕鬆簡單。可以視孩子不同的心理需求和狀況,彈性調整,找到屬於你們親子培養獨立睡眠的做法。

 

【本篇文章Oh my mom 編輯整理撰寫,非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】

 

|Oh my mom!我的媽呀!誠徵駐站作家|
如果您也喜歡寫作,也擅長用文字感動人心。不管是育兒新知、親子教育、婚姻愛情等,都歡迎來信投稿。文章將會由編輯部潤飾後,刊登在 Oh my mom!我的媽呀!粉絲專頁。期待您加入駐站作家的行列!有興趣歡迎聯絡我們>> 點我投稿

Oh my mom編輯部
Author Details

Oh my mom!是一個提供親子新知、育兒常識、趣味影音、生活科普、好物推薦…之綜合型網站,一站式解決身為母親,所遇到的各式各樣疑難雜症,並為忙碌生活注入歡笑元素。